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对中国飞蝗种下阶元划分和历史演化过程的几点看法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Some unorthodox view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igratory locusts in China prompted by molecular population genetic study
【下载频次】 ★★★★★
【作者】 张德兴; 闫路娜; 康乐; 吉亚杰;
【英文作者】 ZHANG De Xing ** YAN Lu Na KANG Le JI Ya Ji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Pest Insects and Rodents;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文献出处】 动物学报 , Acta Zoologica Sinica, 编辑部邮箱 2003年 05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东亚飞蝗; 亚洲飞蝗; 西藏飞蝗; 非洲飞蝗; 种群遗传; 微卫星DNA; 分子标记; 蝗区;
【英文关键词】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Asiatic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African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
【摘要】 前人把我国飞蝗划分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三个亚种 ,并推测我国最原始的飞蝗发生地可能是郑州 -开封东北至临清 -禹南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由于飞蝗的形态、生理、生态等性状受气候与生态条件影响 ,从而在地区间变化很大 ,而且过去关于我国飞蝗发生动态和演化的分析均忽视了地史中重大气候事件的影响 ,因此有关结论的可靠性值得质疑并有待深入验证。根据分子群体遗传学的最新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 :( 1)我国飞蝗应被重新划分为青藏种群、海南种群和北方种群 3大类群 ;( 2 )我国东部地区 (辽宁、黄淮平原、陕西和山西 )的飞蝗与海南的飞蝗之间的遗传差别已达亚种水平 ,因此不是东亚飞蝗 ,而是亚洲飞蝗经过适应性演化在我国华北地区形成的特异地理宗———华北地理宗 ;( 3)华北地理宗的形成应是末次冰期后种群大规模扩张的结果 ,推测是由蒙新高原的飞蝗沿黄河流域逐步扩散而来 ;( 4 )结合历史上飞蝗发生的情况可以推断 ,在中国 ,至少在北至北纬 4 6℃的地区 ,光周期不会成为飞蝗发育的限制性因素 ,有效积温可能是惟一限制性气候因子。因此 ,在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下 ,飞蝗有逐渐向北扩散的可能 ,东北地区将会逐步具有飞...
【英文摘要】 The migratory locusts have perhap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est in China since the earliest historical time. Traditionally, locust populations in China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three subspecies based mostly on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viz: the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the Asiatic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 and the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s well as other characters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 .3 0 0 2 5 0 0 8);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 Q961
【正文快照】 有史以来 ,飞蝗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害虫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所记载的“蝗” (范毓周 ,1983)很可能就是飞蝗。据马世骏先生推算 ,近一千多年来飞蝗仅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等流域的大发生记录就达 70 0余次 (马世骏 ,195 8)。我国科学家在二十世纪对飞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生物科学
  昆虫学
   昆虫演化与发展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