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鉴定及其在遗传学和育种学上的价值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下载频次】 ★★★
【作者】 邓景扬; 高忠丽;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山西省太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北京;
【文献出处】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 Science in China,Ser.B, 编辑部邮箱 1982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摘要】 本文对在山西省发现的一株不育小麦进行了鉴定,它是“无花粉型”的,细胞质育性正常,它的不育性只是受显性雄性不育单基因所控制,这是世界上在小麦中第一次被发现的天然突变体,作者给这个显性雄性不育基因命名为Ta 1,太谷核不育小麦有两大价值: 1.理论方面:确认显性基因型雄性不育是存在的,为解决遗传学中对此问题的争论,又一次提供了科学依据。 2.应用方面: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异花授粉的特点,可以作为杂交工具,提高常规育种的工作效率和得到更多的杂交组合。但这个材料的重要价值还在于用它可以进行轮回选择,扩大遗传变异,提高优良基因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体,轮回选择得到的改良群体可视为一个新的基因库,从中可以选出优良品种和综合品种。
【正文快照】 一、实验方法和结果 1.形态学与细胞学观察 1972年,山西省太谷县高忠丽同志,在全省发动群众广泛寻找小麦雄性不育株的运动中,发现了一株不育小麦.它的原组合是: {[(早熟i号x 30600)x(太谷49X苏联1号)x早洋] x(小红x 963)x(太谷49 x san pastor)}Flo. (l)形态学观察太谷不育株穗

xxx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