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微小隐孢子虫CP23蛋白保定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立元王传文包永占赵月兰秦建华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摘要】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寄生在呼吸道或消化道上皮细胞中,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人类健康。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有多种粘附蛋白如CP23、CP12、CP15/60、GP900、GP15/45、CSL。CP23蛋白由于具有保守基因序列,并且是宿主免疫细胞识别的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该蛋白有望成为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及治疗的靶抗原。为了了解河北省保定地区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Cp23的免疫特性,本试验从保定地区分离得到奶牛源隐孢子虫,并构建重组蛋白Cp23。将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第1组为CP23蛋白免疫组、第2组为佐剂免疫组、第3组为PBS免疫组、第4组为空白组,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对其进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检测。于免疫前后采血,MTT法进行外周血T细胞转化试验测定,流式细胞仪对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ELISA试剂盒进行脾淋巴细胞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检测,分光光度法检测IgG含量。结果,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3.10%,2.01%,1.68%,1.60%;MTT刺激指数分别为3.772、2.086、1.589、1;细胞因子IL-12、IL-4、IL-10及IFN-γ的分泌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第3次免疫IgG水平OD值分别为2.907,0.508,0.207,0。第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CD4~+T细胞的数值明显高于CD8+T细胞,显著刺激了机体产生辅助T细胞免疫反应;由以上综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析结果得出,保定株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23免疫小鼠后诱导机体产生了Th1型和Th2型混合免疫反应,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好的免疫特性。本试验研究可为保定地区微小隐孢子虫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CP23蛋白免疫原性
【基金】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奶牛疫病防控(HBCT2018120205);奶牛场犊牛多病原感染性腹泻综合防治技术研究(20326603D)
  • 【会议录名称】 2021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16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21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16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21-04-23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S852.7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