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全阶段转录组揭示荔枝霜疫霉在致病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
Comprehensive transcriptome reveals infection-related 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 Peronophythora litchii
【作者】 司徒俊键; 邱铭慧; 习平根; 孔广挥; 姜子德; 周筱帆;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摘要】 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是重要的植物病原卵菌,主要侵染荔枝嫩叶、花穗和果实。尽管P.litchii的自然寄主主要是荔枝和龙眼,每年在荔枝生产和储运过程中,霜疫病的流行可导致30%至80%的产量损失。为了阐明P.litchii在其生活史各阶段的基因表达模式,本研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覆盖了六个发育阶段(卵孢子、菌丝体、孢子囊、游动孢子、休止孢子及萌发的休子孢)以及五个侵染过程的时间点(接种后1.5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我们发现有6,417个基因(占38.9%)在所有11个阶段均有表达,8,441个基因(占51.2%)在多个阶段(2至10个阶段)表达,而474个基因(占2.8%)仅在一个特定阶段表达。在发育阶段中,表达的基因数量相对较高,在卵孢子和菌丝体阶段超过14000个基因表达,在孢囊和休眠孢子阶段超过13000个基因表达。在游动孢子和萌发的休子孢阶段分别有超过11000和10000个基因表达。在侵染阶段,在前四个时间点(1.5小时至12小时)少于10000个基因表达。然而,随着侵染的进展,表达的基因数量增加,在24小时时超过了10000个,这表明P.litchii在感染幼嫩荔枝叶的过程中可能持续激活其基因表达。进一步分析显示,总共有3168个基因在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而在侵染阶段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数为131个。以上数据为了解P.litchii生活史各阶段基因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该病菌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防控措施的研发。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菌物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中国菌物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4-08-23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福州
- 【分类号】S436.67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