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标枪运动员胡浩然冲量步接最后用力技术分析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
【摘要】 研究目的:将胡浩然2021年全运会资格赛和全国田径锦标赛决赛中,78m以上试投的冲量步接最后用力技术指标参数与201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冠军指标参数及前8名参数均值进行比较分析,寻找胡浩然冲量步接最后用力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为教练员和胡浩然技术训练提供运动学量化指标,进而完善"后两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为本文数据分析和撰写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2021年全运会资格赛和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决赛中,胡浩然78m以上试投的冲量步接最后用力指标参数进行分析;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运动学指标参数进行统计和处理并制表;采用比较分析法将胡浩然指标参数与201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指标参数及前8名指标参数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步长: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冲量步距"加长"和最后用力步距"缩短"而递增;胡浩然五次试投冲量步距在2.25m~2.39m区间,最后用力步距在1.66m~1.71m区间,符合"长~短"结构,两步步距比值分别为:"1.32""1.35""1.39""1.41""1.44"均在合理区间;在步时快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情况下,79.20m试投冲量步距2.39m分别超过VETTER冲量步7cm和世锦赛均值17cm;在步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无差异的情况下,最后用力步步长1.66m分别小于世锦赛均值11cm和VETTER最后用力步距60cm。2.步时: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冲量步步时递增和最后用力步步时递减而提高;冲量步步时均在合理范围,79.11m和79.20m试投(0.22s和0.21s)的最后用力步时在合理范围,其余试投最后用力步步时分别超出最大合理范围0.04s、0.03s、0.03s。3.步频: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冲量步步频减慢和最后用力步步频加快而递增;79.20m试投最后用力步步频与世锦赛均值一致(4.76步/s),快于VETTER的4.55步/s。4.最后用力步右腿工作时间与角度: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最后用力步右腿缓冲时间(0.13s~0.07s)的递减和右腿缓冲角度(21.73°~18.31°)的递减而稳步增长;79.20m试投的右腿缓冲时间最短0.07s,缓冲角度变化最小18.31°;右腿落地瞬间右膝关节角度在163.47°~168.74°之间,大于合理角度13.47°~18.74°。5.冲量步接最后用力步躯干后倾角: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冲量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加大(12.33°、12.61°、12.81°、13.12°、13.34°)而增涨;冲量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国内,小于国外;最后用力步躯干后倾角在24.42°~25.15°之间,只有79.20m试投的角度大于合理范围0.15°;最后用力步躯干后倾角变化值比VETTER缩小1.09°~2.09°,比世锦赛均值缩小0.58°~1.58°。6.冲量步接最后用力步重心速度分析: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冲量步重心速度损失率的递减和最后用力步身体重心速度递减而增加;79.20m试投冲量步重心速度损失率分别小于VETTER和世锦赛均值0.2%和0.6%,最后用力步重心速度损失率分别大于VETTER和世锦赛均值0.73%~12.31%和0.32%~11.9%;在K、M、O时刻,胡浩然重心速度的绝对值分别小于VETTER重心速度0.78m/s~1.16m/s、0.72m/s~1.21m/s、0.65m/s~1.73m/s,小于世锦赛均值0.63m/s~1.01m/s、0.55m/s~1.04m/s、0.48m/s~1.56m/s。7.最后用力躯干后倾角: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躯干用力角的递增而增加;79.20m试投躯干用力角最大52.01°,但小于世锦赛均值1.74°,与VETTER相差7.92°;胡浩然和世界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左脚着地瞬间躯干后倾角均在合理范围,躯干用力角小的原因在于最后用力标枪出手瞬间躯干后倾角的绝对值小。8.最后用力重心速度:胡浩然五次试投成绩随标枪出手瞬间重心速度损失的增加和速度利用率的增加而增涨;79.20m试投速度利用率77.39%大于世锦赛均值0.37%,小于VETTER速度利用率0.46%,但是,79.20m试投传递到标枪上的速度为4.04m/s<世锦赛均值的4.39m/s<VETTER的4.57m/s。9.最后用力左膝关节角度:最后用力左腿落地瞬间至左膝关节最大缓冲时刻,胡浩然左膝关节角度缓冲幅度在13.08°~13.74°区间,大于世锦赛均值5.86°~6.52°,大于VETTER缓冲幅度9.18°~9.84°;左腿最大缓冲时刻至标枪出手瞬间,胡浩然的左膝关节蹬伸度在4.24°~5.52°区间,小于VETTER蹬伸度2.82°~4.1°,小于世锦赛均值2.59°~3.87°。研究结论:1.胡浩然冲量步接最后用力步步长节奏和比值合理,冲量步大且速度快是胡浩然技术优点;冲量步步时合理,最后用力步步时容易超出合理范围;最后用力步左腿前插快与最后用力步步距短有关;最后用力步右腿支撑衔接用力快,右膝关节角度过大,不利于缓冲时拉伸肌肉长度。2.胡浩然冲量步形成超越器械效果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步躯干后倾角合理,但是缩小幅度过大,说明保持超越器械的能力差。3.胡浩然冲量步重心速度损失率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最后用力步重心速度损失过多;冲量步和最后用力步重心速度的绝对值远远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4.胡浩然最后用力左脚着地瞬间躯干后倾角合理,其躯干用力角小的原因在于最后用力标枪出手瞬间躯干后倾角的绝对值小,说明最后用力对标枪加速距离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5.胡浩然最后用力速度利用率达到世界优秀运动员水准,说明左腿支撑制动效果好,"人—枪"动量转化效率高。但是,传递到标枪上的速度比世界优秀运动员小,这与最后用力时的绝对速度相关。6.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胡浩然左腿支撑刚性不足,导致损失了由下肢向上肢传递的动量;胡浩然左腿蹬伸能力比世界优秀运动员弱。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运动生物力学分会)
-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23-11-03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分类号】G824.3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