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一段细粒沉积层序演化及其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磊李忠诚鲍志东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松辽盆地白垩纪沉积晚期青山口组沉积了一套独特的湖相页岩。这一时期的沉积环境与全球性的"温室气候"、高海平面相吻合,高海平面和缺乏冰盖的条件促使湖泊水体的静止,有利于有机质和无机矿物的沉积,为青山口组页岩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前期通过系统地质分析,基本明确了青山口页岩油"七性"特征,但尚未系统开展页岩层系的高频层序划分及分析,有效页岩的分布规律尚不清楚。为此,通过对松辽盆地长岭凹陷HY2井青山口一段连续93 m完整取心岩心、薄片、地化参数,结合陆相水进-水退旋回(T-R旋回)层序地层学理论,开展湖相盆地细粒沉积岩的高频旋回划分及其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青一段细粒沉积岩段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包括湖侵和湖退体系域,进一步细分为6个准层序组。准层序组垂向上经历了从早期快速湖侵退积阶段、早期震荡湖退加积阶段到晚期快速湖退进积阶段,各准层序组均发育水进旋回(T旋回)与水退旋回(R旋回)。T旋回具有陆源碎屑矿物含量低、黏土矿物含量高、古气候偏湿润、环境还原性高、TOC值高及S1值高的特征,岩石类型主要以黏土质页岩为主;R旋回则表现为长英质矿物含量高、纹层密度大、古气候偏干旱、环境还原性较低、TOC值低及S1值低的特征,岩石类型主要以长英质/介形虫纹层页岩为主。体系域有效控制了矿物组成、有机质富集及纹层组合,准层序组内湖侵-湖退旋回和气候波动控制有机质富集。准层序组顶底界面、湖侵顶部及晚期湖退TOC值较高,尤其是快速湖侵阶段,随着气候潮湿、陆源输入的减少,还原环境增强,TOC值有所增加;震荡湖退阶段,TOC值随气候变化会出现震荡变化,但整体相对稳定;快速湖退阶段,物源的快速输入导致TOC有所下降。研究结果建立了青一段细粒沉积岩的高频旋回地层格架,并进一步解剖高频旋回对有机质的影响,对于指导下一步该区页岩油的勘探、评价与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其它摘要
  •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23-08-11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P618.13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alaeogeography (ISP,国际古地理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SEPM(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