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页岩岩相及孔隙结构特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素荣朱如凯吴松涛刘畅张婧雅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以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全岩X衍射及黏土矿物分析、总有机碳分析及热解对页岩岩性岩相及其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氩离子抛光及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对不同岩相页岩储集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长岭凹陷青山口组发育有白云岩、粉砂岩、介壳灰岩、混合质页岩、黏土质页岩和长英质页岩,以后三种页岩相为主,尤其是黏土质页岩。(2)地质特征显示,有机质类型为Ⅰ-Ⅱ2,总有机质碳介于0.13~3.31%/1.68%,处于成熟度阶段,S1+S2为0.19~21.15mg/g,平均为8.32mg/g;其中黏土质页岩TOC和S1含量均最高,分别平均为2.21%和1.832mg/g;(3)基于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岩相微纳米孔隙均较发育,以黏土矿物间孔隙最为发育,有机质孔多发育于黏土质页岩中,混合质页岩和长英质页岩的长英质纹层孔隙发育较少,以溶蚀孔和少量粒间孔为主;(4)氮气吸附结果显示,长英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孔隙类型为开放的平行壁狭缝状孔,比表面积最大,平均为6.02m2/g和5.87m2/g,黏土质页岩的孔体积最大,平均为0.0249 cc/g。综合以上,黏土质页岩地化特征好,含油性高,孔隙类型好,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大,是长岭凹陷的优势岩相。从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纹层发育情况、以及成岩作用角度探讨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TOC与孔隙结构之间相关性较弱;高黏土矿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使孔隙结构变好;长英质纹层和混合纹层矿物间因被钙质胶结而变得致密,孔隙发育不如黏土层;胶结作用,黏土矿物转化作用、溶蚀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重要的成岩作用。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展板摘要
  •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23-08-11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P618.13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alaeogeography (ISP,国际古地理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SEPM(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