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骶管囊肿合并脊髓拴系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 林国中; 谢京城; 刘彬; 马长城; 陈晓东; 王振宇;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总结骶管囊肿合并脊髓拴系的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3例内骶管囊肿合并脊髓拴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方法。临床症状以腰骶部及会阴区疼痛、双下肢无力和二便功能障碍为主。MRI上表现为骶管内长T1、长T2囊性信号,囊内可见终丝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均合并脊髓低位。手术包括囊壁切除,终丝切断,脊髓拴系松解和终池重建等主要步骤。结果:囊壁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0例。均将终丝分离切除,彻底松解拴系。全部完成终池重建。术后除8例有轻度肛周麻木感外,无其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检查证实囊壁和终丝符合脊膜囊肿和终丝结构。术后患者腰骶部及会阴区疼痛消失、双下肢无力及二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从术前(5.25±1.40)分降到术后的(2.01±1.32)分;运动障碍者手术后肌力提高1~2级;括约肌障碍者JOA括约肌评分从(2.09±0.98)分上升到(2.81±0.51)分。随访3月~7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脊髓功能达到Mc Cormick分级I级。仅2例囊肿复发。结论:骶管囊肿合并脊髓拴系少见,以腰骶部及会阴区疼痛和脊髓拴系症状为主要表现。MRI有助于该病的诊断,表现为囊肿内脑脊液信号和终丝结构,伴有脊髓圆锥低位。手术应在显微镜下切除囊壁,切断终丝并松解脊髓拴系和重建终池。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六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六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
- 【会议时间】2022-06-10
- 【会议地点】线上会议
- 【分类号】R651.2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