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现象及后果的研究评述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丽萍陈善平张中江潘秀刚宋绍鹏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研究目的:目前,青少年体育活动日益增多,体育锻炼意识也日益加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现象,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青少年的体育失范行为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但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一些失范行为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定量研究和理论深度。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旨在界定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的理论概念,分析失范行为现象及后果,为深入研究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相关概念界定失范作为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最早引入的。社会学研究中的失范是指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目标与现实目标之间存在偏差,是实现目标过程中合法的制度化的断裂或紧张状态。行为学研究中的失范是指个体行为不符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其实质是行为主体违背社会或群体的既有规范和准则(一般是指道德和法律),行为偏离既定的"正常运行轨迹"的状态。社会规范是指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目的是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包括风俗习惯、宗教规范、道德规范、社团章程、法律规范等。体育行为规范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所遵守的规则、准则的总称,包括体育道德、体育竞赛规则、体育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此,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是指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违反体育道德、体育规章制度、体育竞赛规则和法律法规等社会规范的行为。2)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现象根据对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的概念界定,我们从青少年违反体育道德、体育规章制度、体育竞赛规则和法律法规4个方面对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现象进行梳理。首先,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现象。体育道德是指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相关部门管理者等从业人员在体育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针对体育道德的研究多集中在运动员方面,关于非运动员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体育课堂,包括4个方面:(1)行为态度;(2)影响他人;(3)缺乏礼貌;⑷蓄意犯规。其次,违反体育规章制度的行为现象。违反体育规章制度定义为青少年违反学校和学校体育组织制定并实施的各种规章、条例、制度和办法的总称。包括以下几方面:(1)违反体育课堂纪律(2)违反体育考试纪律(3)违反体育竞赛纪律(4)违反体育社团规章制度。再次,违反体育竞赛规则的行为现象。体育竞赛规则是保证公平的前提,是社会大众、规则制定者和运动员公认的一种规范性文化道德,是遵从社会文明,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价值认知的标准。当前对违反体育竞赛规则的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竞技体育比赛和学校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和裁判员中。针对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越轨行为分为情绪宣泄型、利益驱动型、精神满足型和偏激盲动型4种。最后,违反体育法律法规的行为现象。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体现在参赛资格上弄虚作假,包括虚报专业、冒名顶替、篡改学历、以大打小、以高水平打低水平,服用兴奋剂,裁判执法不严与执法不公等三个方面。3)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的影响后果首先,对青少年自身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其次,对周围同学和学校的影响。违规者自己得到了某种利益,但往往是建立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之上的,损害了大多数同学的利益,削弱了同学们体育学习的热情,使同学们对于体育规则产生怀疑甚至不信任。对学校来讲,由于一小部分人的不良体育行为,扰乱了体育活动秩序。最后,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这种体育失范现象的盛行,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影响国家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不利于国家的强大,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体育行为失范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会向身边的人传递负能量,加重了社会失范行为,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文明、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研究结论:1)青少年的体育失范行为研究多集中在竞技体育领域,而学校体育领域的失范行为研究关注较少;在学校体育领域中,也是重视运动员的体育失范行为研究,对非运动员青少年体育失范行为关注较少,恰恰在学校体育教育中,非运动员青少年比运动员的人数占比高,失范行为的影响面要比运动员大,他们的体育失范行为必将是我们今后关注的重点。2)体育失范行为的研究主体不明确。由于主体不同,失范行为和后果也有所差异,建议从不同的研究主体深入研究,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3)体育道德规范是对青少年体育精神层面的约束,它贯穿于学校的体育规章制度和体育竞赛中,因此,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要加强青少年体育道德教育。4)违反体育道德、违反体育规章制度、违反体育竞赛规则造成的严重后果都可能触及到法律法规。所以要健全体育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震慑力,有利于从源头削弱体育失范行为。

【关键词】 体育行为失范现象健康后果青少年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9-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G812.45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