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河北省太行山区表土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摘要】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对孢粉的传播和保存有较重要的影响,是研究现代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理想区域。本研究对河北省太行山区海拔从300 m到2000 m范围内的35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和表土孢粉分析,并对比了南北坡不同样带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初步揭示了该地区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表土孢粉组合随海拔、坡向以及植物群落的变化而改变。落叶松属花粉百分比含量最高可达12.2%,出现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除此以外桦木属花粉也随海拔的高度增加而增加,主要集中在海拔1300-2000 m的高度上,与植被调查结果有较好的契合。个别样点中中华卷柏孢子所占比例较大,并且这些样点同位于山地的阴坡,指示了潮湿的环境,其百分比最高可达46.7%。胡颓子科花粉在位于阳坡的样点中百分比明显增加,而莎草科与禾本科的情况相反,在林地覆盖度高的样点中花粉百分比较高,因此能较好体现坡向对表土孢粉组合的影响。总体来说,太行山森林地区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基本呈现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孢粉含量不完全等同于其植被组成,孢粉与植被之间是呈非线性关系的,通过计算孢粉百分比与一百米范围内相对植被盖度得到的相关系数表明,松属、桦木属和蒿属花粉相关系数较高;而莎草科花粉则相关系数较低,未来需要用ERV模型校正。并且有必要在未来开展进一步的定量工作。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9-10-11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绵阳
- 【分类号】Q914
-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