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非颈段脊髓血管病变引起的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 何跃; 王玲; 欧一博; 陈汉敏; 张泼; 王宝峰; 于加省; 郭东生;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由非颈段脊髓血管病变导致的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征,可能的出血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7月1日起治疗的3例以颅内SAH为首发临床表现,但脑血管造影(DSA)结果阴性,后经脊髓DSA证实为胸腰段髓周动静脉瘘(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既往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例患者均表现为颅内SAH,但脑血管造影(DSA)结果阴性。脊髓DSA证实为胸腰段脊髓髓周AVF合并脊髓血管动脉瘤。3例患者都成功地切除了瘘口。近期随访均无再出血及神经功能缺损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行DSA检查随访,检查结果无瘘口及合并动脉瘤残留。术后脊髓磁共振(MRI)检查T2图像未见蛇形流空影。文献复习包括16篇文献,其中有19例以颅内SAH或脑室内出血(IVH)为表现的非颈段脊髓血管畸形。将我们的病例(n=3)和19例已发表病例的数据汇集在一起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头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13/22);2.59.1%(13/22)在入院时有脊髓相关症状;3.脊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和胸段分别是非颈段脊髓动静脉病变最常见的类型和部位;4.合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54.5%(12/22);5.手术是最主要治疗方式(45.4%,10/22)。结论:对于全脑DSA结果阴性的颅内SAH患者,脊髓胸腰段动静脉畸形是导致SAH的一个非常少见的原因。畸形血管相关性动脉瘤的形成和破裂是导致颅内SAH最可能的直接原因。对于这类患者建议对全脊髓行MRI检查,以排除患者可能存在脊髓血管病。目前脊髓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这类患者的治疗策略需根据血管畸形的血管构筑和病变类型决定。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
- 【会议时间】2019-05-10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R743.35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