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设施栽培灵武长枣成熟期两种昼夜温差处理下果实着色与营养品质比较
【摘要】 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Mill.‘Lingwu Changzao’)主要分布、种植于宁夏灵武市,果实长椭圆形,色艳、肉厚、质脆,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抗逆性强。为延长灵武长枣鲜果供应季节、推进果品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灵武市发展设施栽培,效益已初步突显出。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影响糖分积累和着色。本试验中设置两种昼夜温差环境,观测其对灵武长枣果实着色、形态、营养品质的影响,温棚设施栽培以期为设施灵武长枣生产提供参考与指导。以设施(日光温棚跨度8 m,长度70 m,株行距1 m×1.5 m)栽培10年生灵武长枣植株为试材,在果实成熟期(4月24日至5月22日)设置保温处理(每天下午6点放下保温毡被进行覆盖,次日早上7点卷起保温毡被,昼夜平均温差为15.72℃)和对照(不采取保温毡覆盖,昼夜平均温差为19.77℃)两种处理,每处理下选择5株进行标记定点观测,记录测定果实着色率、单果质量、横纵径、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等。观测结果表明,在两种昼夜温差处理环境下20 d时,昼夜平均温差为15.72℃处理的灵武长枣果实着色率达到100%;而昼夜平均温差为19.77℃处理的果实着色率为70%。因此,在这两种昼夜温差处理下的果实着色速度与时间不同,昼夜温差较小的果实着色较快,用时较短;昼夜温差较大的果实着色较慢,用时较长。昼夜平均温差为19.77℃处理下的果实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比昼夜平均温差为15.72℃高10.3%、16.2%、18.2%、10.3%、14.8%,但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较其分别低13.3%、17.6%。因此,在4月至5月的设施栽培环境下,昼夜温差较小有利于果实着色,但昼夜温差较大利于改善枣果外观形态和营养品质,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17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S665.1;S628
- 【主办单位】中国园艺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