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治体会(附15例报道)
【作者】 郭一泓; 李毅宁; 张建育; 陈俊毅; 蔡芳震; 王加良;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行PCNL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讨论在此类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的要点,总结经验,指导今后更好地应对该疾病。【方法】我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间,共收治172例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其中15例出现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所有的15例病例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8.2±12.1岁,结石大小2.8cm~5.3cm,无肾积水病例2例,轻度肾积水病例5例,中度肾积水病例6例,重度肾积水病例2例。术前检查12例病例尿常规提示白细胞+~+++,9例患者提示亚硝酸盐阳性,尿培养8例提示培养出细菌,其中2例为ESBL阳性大肠埃希菌。术前患侧肾小球滤过率为11.2~21.8mmol/L。术前均常规予以喹诺酮类抗生素或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亚硝酸盐阳性患者均至尿常规提示亚硝酸盐转阴才行手术治疗。所有手术均采用F22通道并EMS4代超声碎石。【结果】2例患者术中即出现低血压休克,及时终止手术。3例患者在术后回到病房后出现低血压休克。8例患者于术后出现高热,无休克症状。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小时内复查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下降至4.0×10~9/L以下,PCT升高至21.32~120.36ng/ml,3小时后复查血常规则提示白细胞上升至15.3~35.9×10~9/L。患者术后予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治疗,白蛋白推注,合并低血压休克的患者予以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治疗,并全量补液,后患者均痊愈出院。【讨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是经皮肾镜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3%,严重者可出现患者死亡等。本组病例中共5例患者出现低血压休克,术后结石分析提示为磷酸镁铵结石,为感染性结石,感染性结石术中肾盂内压力增高,可导致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升高,术中保持低压灌注是预防术后出现脓毒血症的有效措施。尿源性脓毒血症在术后早期经常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降钙素原升高,均为早期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敏感指标。早期诊断后,需及时使用高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加用激素、白蛋白等,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死亡率。
- 【会议录名称】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暨2016年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09-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459.7;R699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