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2016年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状况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摘要】 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是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大流行性病害,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措施。云南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的重发区,为我国广大麦区条锈病春季流行提供初侵染来源。研究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及抗条锈基因的有效性,可为抗锈育种及抗病基因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同时还能监测新小种的出现,为条锈菌的起源及传播提供有力的证据。采用Yr1,Yr5,Yr6,Yr7,Yr8,Yr9,Yr10,Yr15,Yr17,Yr24,Yr27,Yr32,Yr43,Yr44,YrSP,YrTr1,YrExp2,YrTye等18个抗条锈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对2016年采自云南9个州市的136个小麦条锈菌系进行毒性分析,按照八进制法对小种进行命名。结果表明:云南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丰富,共鉴定出64个毒性小种。居于前两位的小种是550273(毒性/无毒性公式为:1,6,7,9,27,43,44,SP,Exp2,Tye/5,8,10,15,17,24,32,Tr1)和550073(毒性/无毒性公式为:1,6,7,9,43,44,SP,Exp2,Tye/5,8,10,15,17,24,27,32,Tr1),出现频率依次为28.68%和11.76%,是本年度的优势小种,是当前云南小麦抗病育种的主要针对目标。其他小种出现频率均在5%以下,为本年度次要小种。条锈菌群体对Yr5,Yr10,Yr15,Yr32等4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均为0,对Yr8,Yr17,Yr24,YrTr1等4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为0.74%~11.76%。从频率衡量,可认为这8个基因是当前云南有效的抗条锈基因,可进一步加以利用,并密切监测其变异动态。对Yr27的毒力频率为52.94%,对Yr1,Yr6,Yr7,Yr9,Yr43,Yr44,YrSP,YrExp2,YrTye等9个抗条锈基因的毒力频率为77.94%~91.91%。可认为这10个基因在云南抗性已经失效,生产上应尽量压缩含有这些基因的小麦品种播种面积。
- 【会议录名称】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7-11-08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 【分类号】S435.121.42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