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稗草对栽培稻根冠功能及产量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晓琳张卓亚李贵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为了探明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胁迫对栽培稻根冠功能及产量的影响,以栽培稻南粳44和稗草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密度稗草(0、2、4、8株·m-2)胁迫下不同时期栽培稻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Rubisco活力、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根系伤流液及内源激素、产量等指标,分析稗草胁迫下栽培稻根冠功能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稗草胁迫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栽培稻叶片光合生理、根系代谢等过程,且部分生理指标随稗草密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水稻灌浆中期尤为明显,可见稗草胁迫不同程度干扰了栽培稻生理代谢过程,影响栽培稻正常的根冠关系及其功能,导致产量下降。同时,在栽培稻不同发育时期,栽培稻对稗草胁迫响应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在栽培稻拔节期,不同密度稗草胁迫对栽培稻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且各处理与对照亦无显著差异,当稗草密度为4株·m-2时,栽培稻根系活力较对照显著降低12.713.8%,当稗草密度为8株·m-2时,栽培稻净光合速率较对照显著降低9.7%:抽穗期和灌浆期,栽培稻不仅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其他生理指标也有明显变化,当稗草密度达4株·m-2时,抽穗期时栽培稻根系伤流液中吲哚-3-乙酸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28.332.0%,当稗草密度为8株·m-2时,栽培稻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58.7%,净光合速率较对照显著降低21.4%,根系活力较对照显著降低27.2%;在灌浆期时,当稗草密度为2株·m-2时,栽培稻根系伤流液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40.480.7%,根系活力较对照显著降低18.637.8%,当稗草密度为4株·m-2时,栽培稻根系伤流液中吲哚-3-乙酸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31.578.0%,净光合速率较对照显著降低10.517.3%。栽培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表明,当稗草密度为2株·m-2时,单位面积栽培稻有效穗数显著降低6.724.0%,每穗粒数显著降低14.643.1%,当稗草密度增加到4株·m-2后,栽培稻千粒重显著降低26.026.8%,结实率显著降低12.0%;水稻产量在2株·m-2及以上密度稗草胁迫下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15.258.0%。可见,栽培稻从拔节期开始,稗草胁迫导致栽培稻光合参数、根系活力、根系伤流液中内源激素等生理指标降低,根冠关系紊乱,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下降,拔节期以前的稗草有效防除将有助于改善栽培稻的根冠关系。

【关键词】 直播稻稗草根冠功能产量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三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7-08-07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S451;S511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