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中水化学和重金属的变化规律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摘要】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水源供给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农业和工业使用,特别是在农村,许多家庭不经处理直接饮用地下水,因此,污染的地下水质对人类造成了直接的危害。为掌握珠江三角洲的水质和重金属的状况,作者于2007年对珠江三角洲的进行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调查,并分析了pH、EC、TSD、氢氧的稳定同位素、常规离子和重金属数据。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显示,该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来自于降水,Ca-Mg-HCO3和Na-K-HCO3的水类型占总水样的85%。在监测的水样中,TDS的范围非常广,在35.46-8779.31mg/l之间,常规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变化规律为Cl->HCO-3>Na+>SO2-4>NO-3>NH+4>Ca2+>K+>Mg2+>Fe2+/3+>Al3+。经过Na%和钠吸附比(SAR)的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大部分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不适合灌溉,更不适合饮用。从广东省区域和珠海区域的对比来看,广东省区域的重金属含量比珠海地区严重。
- 【会议录名称】 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3年水资源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3-12-26
- 【会议地点】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 【分类号】X523;P641.3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