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型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结合肽CAPON12C抗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郑丽云蔡学礼邱伟文

【机构】 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背景和目的:脑缺血时,脑组织间隙谷氨酸浓度迅速增高,激活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NMDAR),NMDAR与突出后致密蛋白95(PSD95)结合,并活化其下游的信号,造成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最终死亡,因此特异性阻断NMDAR-PSD95耦联是脑缺血神经保护的关键,我们采用大鼠中动脉栓塞模型结合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等方法研究CAPON12C抗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手术,局灶性缺血2 h再灌注22 h,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手术前一天,术后10min,及术后20小时连续尾静脉注射CAPON12C(对照组给予无效肽),术后24-96小时,运用2%红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小鼠脑梗死区面积的改变。Z-longa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估CAPON12C对MCAO96h后神经功能影响。同时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共沉淀(IP)等方法观察CAPON12C干预后谷氨酸受体(NMDAR/KAR)各亚单位-PSD95-nNOS等下游配体蛋白的耦联变化,及多条下游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的改变。结果:(1)CAPON12C显著降低MCAO再灌注后的脑梗死面积的同时提高神经功能评分;(2)CAPON12C特异性阻断PSD95和谷氨酸受体(NMDAR/KAR)亚单位及nNOS的耦联、抑制下游凋亡信号传导;(3)CAPON12C易化TrkB-PSD95信号转导及下游Akt/CaMKII的活化。结论:CAPON12C特异性阻断NMDAR-PSD95-nNOS耦联,调节下游信号通路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神经保护作用,同时减轻或逆转缺血后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 【会议录名称】 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5-05-29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舟山
  • 【分类号】R743.31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