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餐后胰岛素抵抗人群血糖、血脂变化研究
【机构】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 目的利用高脂流质负荷膳食观察受试者餐后血糖、血脂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探讨餐后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研究对象禁食10小时后进食高脂负荷膳食,抽取其空腹及餐后0.5、1、2、4、6和8小时静脉血。测量血常规、血糖(GLU)、胰岛素(INS)、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清还检测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瘦素、脂联素(APN)、内脂素和抵抗素等。采集血样期间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皮褶厚度等一般体格检查。依据"严格正常人"定义筛选正常人,以其空腹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均数的95%可信区间定义"非空腹胰岛素抵抗"人群,按照其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和餐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比值的三分位数,即P0~组,P33.3~组和P66.6~组,其中P33.3~组和P66.6~两组人群其空腹HOMA-I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餐后AUCI/AUCG有差异,定义前者为非餐后胰岛素抵抗(NPIR)人群,后者为PIR人群。分析两者餐后Glu、血脂的变化规律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结果 NPIR组人群的腰围、体质指数、腰臀比、脐旁皮褶厚度显著小于PIR组,NPIR组餐后不同时点INS及AUCI均显著低于PIR组,且空腹GLU、INS及餐后不同时点Glu水平与PIR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差异。NPIR组与PIR组空腹HOMA-IR、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比值、胰岛素作用指数、定量胰岛素灵敏度检查指数及30分钟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PIR组AUCI/AUCG显著小于PIR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大于PIR组。NPIR组空腹及餐后0.5、1、6和8小时血清TG低于PIR组,两组人群血清不同时点TC、HDL-C、及大部分时点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R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NPIR组,两组人群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酸、CPR、IL-6、TNF-α、APN、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P1R3基因Asp905Tyr多态性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程度的单纯性PIR,且与NPIR人群相比,该人群腰围较大,空腹和餐后的血清TG变化异于NPIR组,瘦素水平也较高。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5-05-16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446.1
- 【主办单位】中国营养学会(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