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耦合模型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益空间差异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维张金婷王伟周静孙华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要】 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同时须兼顾其经济、社会效益,以提高其修复综合效益并推动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贵溪市为研究区域,使用耦合模型对污染土地植物修复效益进行空间差异评价并筛选适宜的修复植物类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综合效益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其中水泉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益最低为0.173 6,苏门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益最高为0.835 4;九牛岗区和庞源区效益相近,效益值小于0.4,属于效益较低区块;在种植植物类型上看,混合种植的树木和乔灌木植物,能产生较好的效益,单纯种植一种植物类型,总体效益低;建议将高效益的苏门区植物类型和种植方式进行推广,并采用红叶石楠和栾树间套种植方式。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耦合模型贵溪市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484,71073082);环保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江铜贵冶周边区域九牛岗土壤修复示范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 【会议录名称】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九章)
  • 【会议名称】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4-08-22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X53;X173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四川大学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