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组神经束枝部移位重建C5-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任高宏胡稷杰黎润光蒋桂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摘要】 目的探讨多组神经移位重建颈5或颈5、6神经根性撕脱伤后导致的肩外展外旋、屈肘功能丧失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因交通伤导致的21例臂丛上干损伤的患者,其中颈5根性撕脱伤6例,颈5、6根性撕脱伤15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1.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3~11个月,平均5.1个月。全部21例患者肩关节不能外展、外旋,15例合并屈肘功能丧失;耸肩、伸肘、屈腕屈指、伸腕伸指肌力均≥4级。肌电图检查示肩胛上神经、腋神经与肌皮神经严重损伤,副神经、肱三头肌肌支及尺神经功能良好。患者在全麻下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前路12例,后路11例)、肱三头肌肌支到腋神经前支,尺神经部分束移位修复肱二头肌肌支。术后对肩外展、外旋及屈肘功能进行随访。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除2例失访外,19例均获14~26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肩外展恢复至40°~180°,平均92°,冈上、下肌肌力恢复至M4级11例,M3级7例,M2级1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M4级13例,M3级6例;全部患者均恢复了肩外旋功能,主动外旋70°~120°,平均91。;外旋肌力恢复至M4级12例,M3级6例,M2级1例。获随访的14例患者均恢复了屈肘功能,主动屈肘11例>90°,3例为60°~90°;肱二头肌肌力恢复M4级10例,M3级4例。移位的动力神经供区未出现功能障碍。结论应用功能相近的多组神经移位早期重建颈5、6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手术创伤小,供区损失少,患肢功能恢复快且好,是较理想的重建方法。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
  • 【会议时间】2013-01-11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651.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