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病原鉴定
【作者】 何苏琴; 荆卓琼; 赵桂琴; 丁文姣; 郭满库; 柴继宽;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摘要】 依据科赫氏法则及病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燕麦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为Colletotrichum cereate Manns(sensu lato Crouch,Clarke and Hillman)。病害症状:病斑黄褐色,梭形,长约2cm,病斑中央溃烂撕裂状,病斑上可见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叶片及叶鞘受害。鉴定菌株"蒙-3-1"分离自罹病燕麦叶片,病害标样2010年8月6日采自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燕麦田。病菌形态特征:分生孢子盘生大量黑色针状刚毛;分生孢子单细胞,镰刀形,无色,(17.43~24.90)μm×(1.99~3.74)μm,平均(22.02±1.80)μm×(2.85±0.36)μm;分生孢子萌生的附着孢黑色,卵圆形或近圆形,(6.23~7.97)μm×(4.98~6.23)μm,平均(7.30±0.52)μm×(5.82±0.48)μm。病菌生长温度范围:"蒙-3-1"菌丝在5~30℃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在PSA平板上,25℃培养7天,菌落直径达83.33mm;5℃下菌丝直立生长,菌落不扩展;35℃下菌丝可萌动,但几乎不生长。致病性及寄主范围: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菌株"蒙-3-1"对供试的2个裸燕麦品种和8个皮燕麦品种均具有强的致疴性,但不侵染小麦、玉米、谷子和高粱。
- 【会议录名称】 “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3-10-21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青岛
- 【分类号】S435.126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