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肾上腺髓质素缓解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胶原堆积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高扬齐建光金红芳杜军保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肺血管结构重构是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重要病理基础,对其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胶原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血管结构重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建立了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分流8周后通过皮下埋放微量渗透泵的方法持续给予高肺血流大鼠肾上腺髓质素(ADM)2周,观察长期应用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肺血管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ADM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基质重塑的作用。方法 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分流组(n=10)分流+ADM组(n=8)。对于分流组和分流+ADM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大鼠饲养8周后,对于分流+ADM组大鼠皮下埋放微量渗透泵持续给予ADM[1.5mg/(kg.h)]2周。共饲养1 0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检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比值。以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ELISA法测定肺组织胶原Ⅰ和胶原Ⅲ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胶原Ⅰ、胶原Ⅲ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升高[(25.2±3.7)mnHg vs(14.6±2.4)mmHg,P<0.01],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值明显增加[(0.33±0.05)vs(0.22±0.03),P<0.01],肺组织羟脯氨酸、胶原Ⅰ和胶原Ⅲ的含量明显升高(P均<0.01),同时肺动脉胶原Ⅰ和胶原Ⅲ表达增强(P均<0.01)。而ADM显著缓解了上述变化。与分流组大鼠相比,分流+ADM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降低[(16.4±2.5)mmHg vs(25.2±3.7)mmHg,P<0.01],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值明显下降[(0.26±0.03)vs(0.33±0.05),P<0.01]、肺组织羟脯氨酸、胶原Ⅰ和胶原Ⅲ的含量明显降低(P均<0.01),同时肺动脉胶原Ⅰ和胶原Ⅲ表达减弱(P均<0.01)。结论 ADM可能通过减少肺动脉壁胶原异常堆积,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发挥调节作用。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2-09-13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郑州
  • 【分类号】R725.4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