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413例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 林少俊; 潘建基; 韩露; 郭巧娟; 宗井凤; 陈传本; 张瑜; 张秀春;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
【摘要】 背景与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MRT)治疗鼻咽癌(NPC)的远期治疗效果,以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分析413例从2003年11月到2007年5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311例(75.3%),女性102例(24.7%),中位年龄45岁(范围11-86),KPS评分均≥70。根据AJCC(第六版)分期,Ⅰ期1例(0.2%),Ⅱ期77例(18.6%),Ⅲ期219例(53%),Ⅳ期116例(28.1%)。处方剂量:GTV66Gy-69.75Gy,CTV-160Gy-66.65Gy,CTV-2/CTV-N 54Gy-55.8Gy,分割次数均为30-33次。分别有336例(81.4%)、60例(14.5%)及76例(18.4%)患者接受了诱导化疗、同步化疗及辅助化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范围5-82月),死亡73例,其中死于肿瘤转移及,或复发60例。分别有18、12和60例出现局部、颈部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三年及五年局控率、区域淋巴结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MFS)、无瘤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95.8%、97.5%、86.3%、82%、87%及95.3%、97.2%、85.4%、79.7%、82%。治疗失败好发于治疗后3年内,全组仅1%(4例)发生3年后。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不影响局控率(P=0.31)及总生存率(P=0.44),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P=0.01)及无远处转移率(P=0.02)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Ⅲ-ⅣA期患者,诱导化疗和同步化疗不改善预后(P>0.05)。辅助化疗不影响OS(P=0.12),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MFS(P=0.01)及DFS(P=0.01)反而低于未接受辅助化疗者。全体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急性副反应引起治疗中止。严重的晚期副反应为两例患者放疗后死亡鼻咽溃疡。结论:IMRT治疗鼻咽癌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淋巴结控制率及总生存率。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远处转移为主要的治疗失败原因。因此进一步提高疗效还需探讨化疗的意义以及寻找更有效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更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 【会议录名称】 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六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10-12-09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福州
- 【分类号】R739.6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