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35种48例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的细胞遗传学与临床研究
【机构】 江西省儿童医院遗传室;
【摘要】 目的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出生缺陷和生育能力低下的最常见的一类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目前已发现人类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而引起的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有3000余种。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染色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遗传咨询、指导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室自1982年至2011年4月,对江西省各地来我院就诊及遗传咨询的12592例有智力低下或生长发育迟缓、多发畸形、矮小症、不良孕产史、性发育异常,明显遗传病家族史等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及临床症状分析,探讨江西地区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计数分析3~5个核型,结果12592例中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3027例,检出率为24.04%。除常见染色体核型异常外,经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共有35种48例异常核型国内外已有资料未见报道,被录入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收集数据库。其中男30例,女18例;36例为平衡易位携带者,8例为部分三体综合征,1例臂间倒位,3例为21三体合并平衡易位。染色体畸变中最为常见的是平衡易位,其来源可由父或母一方携带而遗传,也可以是两性配子形成过程中或受精前受多种致畸因素影响而造成。平衡易位携带者,本人多无遗传物质丢失,故表型多正常。但本文有12例虽为平衡易位携带者但仍有表型异常;有学者认为:染色体微缺失,位置效应或附近"基因突变"易位异常是导致表型异常的原因。平衡易位携带者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会产生18种配子,除1种正常及1种为平衡易位携带外,其余16种可形成部分三体或部分单体,即造成死胎、流产或出生后多发畸形。臂间倒位根据在配子形成中同源染色体节段相互配对的规律,在第1次减数分裂中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经过在倒位圈内的奇数互换,理论上将形成4种不同的配子,一种具正常染色体,一种具倒位染色体,其余两种均带有部分重复和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本文一例因父亲3号臂间倒位而造成该患儿3号短臂部分三体。本文有三例为21三体综合征合并染色体平衡易位,其中两例的母亲为平衡易位携带者,推论可能是平衡易位携带者易造成自身的染色体不稳定,而致染色体畸变而生出三体患儿。因此平衡易位携带者或有不良孕产史者在怀孕时均需进行产前诊断,以减少异常患儿的出生,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智力低下或生长发育迟缓、先天畸形、矮小症、不良孕产史、性发育异常等的重要原因。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
- 【会议时间】2011-08-09
- 【会议地点】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 【分类号】R596
-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新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