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 武文元; 窦长武; 马庆海; 张占普; 富春雨; 王涛; 高乃康; 武强; 吴林;
【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常见部位,病理类型,最佳入路选择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年收治侧脑室肿瘤病人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头痛32例,恶心,呕吐22例,视力减退16例,肢体活动障碍7例,癫痫发作4例,记忆力下降8例,双视乳头水肿29例,同向偏盲7例,中枢性面瘫6例,偏身感觉障碍5例。均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确诊。肿瘤位于侧脑室额角或体部偏前位置7例,采用额中回入路手术;位于侧脑室体部中线5例,采用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位于侧脑室体部偏后部位置6例,采用顶叶皮质入路手术;位于侧脑室三角区16例,采用颞上回后端至顶叶下部的皮质切口手术;位于侧脑室枕角5例,采用枕叶入路手术;位于颞角3例,采用颞叶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36例,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8例,无手术死亡。病理类型:脑膜瘤22例,脉络丛乳头瘤8例,室管膜瘤7例,星形细胞瘤5例。主要术后并发症为轻偏瘫,同向偏盲,脑积水和脑室内感染等。结论侧脑室肿瘤因其位置深在,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定位体征,常以颅高压为早期表现。多病程长,难以早期发现。头CT和(或)MRI检查即可确诊。肿瘤分布位置和病理类型有其特点:生长在额角和体部者主要为室管膜瘤和胶质瘤;生长在枕角和三角区的主要为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侧脑室的大小以及肿瘤与三脑室的关系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注意保护语言和运动中枢等功能区,沿脑沟或非功能区皮质分离进入脑室。手术中应注意:(1)尽早控制肿瘤的血供;(2)对脑室壁最小的牵拉;(3)先行肿瘤内切除、然后再切除肿瘤包膜的分块切除肿瘤;(4)彻底止血;(5)注意保护静脉回流,如丘纹静脉,大脑内静脉等。这些深静脉的损伤可引起丘脑和基底节区水肿和出血性梗塞,导致病人昏迷、偏瘫、高烧等严重并发症;(6)打开室间孔,恢复脑脊液循环通路,必要时可行透明隔造瘘;(7)估计肿瘤为恶性或起源于侧脑室底、壁重要结构者,不必勉强全切除肿瘤;(8)以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可以帮助观察到不能直视的盲区,有助于发现并切除残留的肿瘤组织和彻底止血;(9)据情况脑室内置引流管引流2-3天,以减轻血性液的刺激和缓解脑积水;(10)硬脑膜应严密缝合,减少并发症,以期提高疗效。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
- 【会议时间】2011-04-15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R739.4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