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117例痰浊中阻证VBI性眩晕患者血脂及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 华荣; 余月华; 孙景波; 覃勇; 何丽娜; 顾春华; 陈敏军;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摘要】 目的从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脂等三个方面探讨痰浊中阻证VBI性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确诊为VBI的痰浊中阻证眩晕患者117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3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椎动脉颅外段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其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测量血脂。结果眩晕组TC、TG、LDL-C等血脂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DL-C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患者椎动脉结构异常主要包括先天性发育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双侧PSV和RI在椎动脉管径正常和狭窄时均有显著差异(P<0.05);眩晕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较健康对照组严重(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椎动脉及颈总动脉流速改变、椎动脉硬化、及TG、LDL-C变化与痰浊中阻证VBI性眩晕发病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痰浊中阻证VBI性眩晕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TC、TG、LDL-C增高可作为痰浊证微观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动脉粥样硬化及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是痰浊中阻证VBI性眩晕的两大重要原因,考虑两者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最终引发眩晕等一系列症状。
- 【会议录名称】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8-06-27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255.3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