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一株新发现的新城疫病毒高效杀伤肝癌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机构】 三峡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广西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摘要】 目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能感染多种人类肿瘤细胞且不依赖于肿瘤细胞增殖而独立复制,通过各种机制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选择性杀伤人和动物的肿瘤细胞,具有潜在的治疗肿瘤的作用。而且不同毒力的NDV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效应不同,国外研究发现NDV溶瘤株(73-T、PV 701及MTH-68/H等)比非溶瘤株抗肿瘤作用更加强大而有效。我们找到一株强毒株新城疫病毒D817株(实验室命名),对其抗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Bel-7404)的杀伤效应与疫苗株LaSota进行对比研究,为应用病毒治疗恶性肿瘤部分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1)将病毒液重新接种9日龄鸡胚中扩增,取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2)两株病毒分别在Vero-6单层细胞上进行噬斑形成试验。3)等量病毒分别感染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Bel-7404)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后,不同时间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检测病毒生长状况。4)MTT法检测两株NDV对传代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Bel-7404)及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的杀伤效应。5)TUNNL法及透射电镜观察病毒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作用。结果:1)两株病毒扩增后血凝效价均为1:1024。2)D817株形成噬斑大,出现时间早,LaSota株噬斑小,出现晚。3)肿瘤细胞感染D817株24h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病毒扩增明显;而感染LaSota株肿瘤细胞48h后肿胀变圆,病毒增殖缓慢。4)MTT结果显示,D817株感染肿瘤细胞24h后出现较明显杀伤现象,72h后可达80%以上,杀伤效应与病毒作用时间和作用计量呈正相关。LaSota株感染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明显低于D817株(P<0.05)。5)D817株和LaSota株病毒感染正常肝细胞均无明显细胞病变,病毒增殖非常缓慢,与两株病毒感染肿瘤细胞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TUNNL法及透射电镜观察到病毒作用干肿瘤细胞后的典型凋亡形态。结论:新城疫病毒D817株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Bel-7404)有高效杀伤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HL-7702未见明显影响。其杀伤效应明显高于疫苗LaSota株。推测为溶瘤株。
- 【会议录名称】 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9-04-09
- 【会议地点】中国云南昆明
- 【分类号】R735.7
-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