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肖留斌刘艳青石学娟谭永安柏立新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2006~2008年针对不同性诱捕器类型、性信息素剂型、不同储藏期限以及与其他昆虫性信息素联合使用等因素对诱集斜纹夜蛾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5~9月,三角形粘板、水盆、雪碧瓶等3种诱捕器平均单点诱集的斜纹夜蛾总量分别为3 664头、4 008头、3 801头,诱集效果相当,诱集代次清晰,峰谷明显,均可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配套的诱捕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北京中捷四方公司、宁波纽康公司的橡皮塞诱芯性诱剂剂型效果均较理想。尽管在不同年度、不同作物田块间的诱蛾量有高有低,但同一年度不同田块性诱捕器下诱测蛾量的消长动态趋势基本一致,灵敏度较高、峰谷明显,诱测活性强,为实用高效剂型。斜纹夜蛾橡皮塞诱芯置放冰箱贮藏1年或2年,诱蛾活性显著下降,并且贮藏时间越长,诱蛾活性下降越多。因此,在生产上需应用当年生产的斜纹夜蛾性信息素,以确保良好的性诱活性与诱测效果。斜纹夜蛾诱芯与小菜蛾诱芯联合作用,与单用斜纹夜蛾诱芯相比,诱集的斜纹夜蛾数量显著降低,两者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诱芯共用所诱集斜纹夜蛾的效果相比单用斜纹夜蛾无明显降低,相互间无显著干扰作用。

【关键词】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性诱捕器干扰作用
  • 【会议录名称】 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9-10-27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S433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