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济危机背景下劳动收益比重问题的思考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康静萍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自从2007年上半年美国暴发次贷危机以来,关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及治理问题再次被理论界关注。之所以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遵循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导致劳动者收益普遍偏低,从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所以,劳动者收益偏低是经济危机的隐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肓过程中,必须消除这种隐患才能防止生产过剩的危机爆发。但是,我国近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发肓过程中,劳动者收益却不断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很容易产生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因此,今后我国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劳动者收益占国民财富的比重,可供选择的措施有:(1)确立人力资本产权推进劳动关系双方的平等;(2)保证工会的独立性,完善集体谈判制度;(3)以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为指导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关键词】 经济危机劳动者收益比重
  • 【会议录名称】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9-07-31
  • 【会议地点】中国吉林长春
  • 【分类号】F240
  •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