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做好灾害性天气总结的几点思考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玉春王仁乔

【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摘要】 寒潮、高温热浪、大雾、暴雪、暴雨以及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往往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失,它一直以来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预报预测的难点。本文就灾害性天气总结工作的各个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初步剖析了目前灾害性天气总结工作的现状,主要问题是总结的目标不够明确,机理探讨不够深入,新型探测资料的应用分析有待加强,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的应用较为缺乏,灾害性天气的可预报性探讨不够充分,预报思路和着眼点的归纳总结有待加强。另外,以一些灾害性天气总结分析为例,提出了灾害性天气总结的关键要点:1) 关注预报失败个例,应用当前天气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难以阐释其发生发展物理原因的灾害性天气个例,从业务实践出发,思考和提炼灾害性天气相关的科学问题;2)综合分析应用新型高时空分辨率探测资料,揭示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演变规律;3)探讨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及其差异,尤其要深入研究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触发、发展和维持的物理机制;4)利用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手段,研究和验证不同物理因子在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5)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凝练和总结,提炼出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三维结构和物理图像;6)探讨灾害性天气的可预报性,对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要进一步探讨其中、短期预报的潜在可能性,对在弱环境场条件下产生的中小尺度系统,要努力探索其甚短期预报的可行性,对发生在并不有利的大尺度环境下局地性非常强的中小尺度系统,要探讨其短时预报的提前时效和预报方法;7)反思、回顾和总结灾害性天气预报思路和着眼点,指导实际业务预报。最后,就如何充分发挥灾害性天气总结的最大效益,提出了几点初步看法:灾害性天气总结有必要坚持“从预报中来和到预报中去”的思路和原则;对灾害性天气要坚持经常性、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加强新的大气科学理论、方法和观测资料在灾害性天气预报分析中的应用;加强业务预报人员与数值预报开发人员的交流;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总结分析的文档库。

  • 【会议录名称】 第四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7-1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429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与预测减灾司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