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67例脑瘫患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体感诱发电位的对比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晶红赖碧云刘振寰钱旭光

【机构】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与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特点,主要是其运动功能障碍程度 (以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为标准评定)和临床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 2006年12月分别在我院和南海市妇儿医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诊治的共计67例脑瘫患儿,做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同时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对脑瘫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评价,二者资料进行汇总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儿 SSEP 总异常率为82.1%,按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标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分组.则各组 SSEP 异常率分别为8/13(61.5%)、17/23(73.9%)、 16/17(94.1%)、9/9(100%)、5/5(100%):而各组 SEP 主波缺失率分别为0/13(0%)、0/23(0%)、 2/17(11.8%)、5/9(56.0%)、3/5(60.0%),提示随脑瘫功能障碍程度加重,SSEP 异常率和异常程度也随之增高,特别是重度脑瘫功能障碍者为著;轻、中度脑瘫功能障碍患儿 SEP 异常以皮层电位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和侧间差增大;重度脑瘫功能障碍患儿 SEP 异常为皮层电位波形缺失或分化不清(X~2=32.09,P<0.01)。本组脑瘫以痉挛型为主,占50/67(74.6%),其中痉挛型偏瘫患儿临床功能障碍轻度5/9、中度4/9,但 SEP 异常者9/9(100%)。均表现为皮层电位发侧间差增大>x±2S, 偏瘫对侧皮层电位异常,下肢较上肢损害明显;痉挛型四肢瘫患儿临床功能障碍中度5/11、重度6/11, SEP 异常者10/11(90.9%),上、下肢 SEP 异常同时存在:痉挛型双瘫患儿临床功能障碍轻度8/30、中度21/30、重度1/30,SEP 异常者26/30(86.7%),下肢异常较上肢明显且阳性率高。混合型脑瘫多为不随意运动型伴痉挛因素。临床功能障碍中度4/7、重度3/7,SEP 异常者6/7(85.7%);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临床表现以中度功能障碍6/10,重度4/10。SEP 异常者4/10(40.0%)结论 SEP 与脑瘫功能障碍程度和分型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明显相关性。SEP 对脑瘫患儿的功能障碍程度和分型具有重要的客观判断价值。

  • 【会议录名称】 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8-05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2.3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