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生态修复的科学前沿和产业进展
【作者】 骆祥君; 郑南; 邓卓智; 王河锦; 熊嘉育; 刘嘉麒;
【机构】 北京顺天绿色边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 北京水利规划设计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摘要】 本文根据国际生态修复学会对生态修复的定义、工程指南以及河流生态修复标准,为国内涉及生态修复的决策者、工作者以及学术界总结并提供清晰的科学原理、操作指南和评价标准。生态修复是一种以生态系统健康、完整和自我持续为指导的、促使或加速修复生态系统的人为活动。有科学依据的生态修复工程分为六个阶段的工作:概念性规划(包括可行性评估)、初步任务(这取决于随后的计划)、实施计划、项目实施、实施后的任务(监测和护理)以及评价和推广。本文以生态修复的定义、科学原理和《操作指南》为基础,总结出生态修复工程的五大评价标准:1、有一个指导性影像参照系统存在,它是预先鉴定出来的生态动态健康状态的结果,用来指导后续生态修复要达到的程度;2、生态系统得到改善:生态条件得到可测量性地加强;3、抗外部干扰能力增强:比修复前更为自我可持续;4、不施加任何长期危害行动:实施修复过程中,没有掺入任何有害的成分;5、生态评估已经完成:修复前后作过某种程度的评估,其评估信息已经公开。
- 【会议录名称】 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8-04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X171.4
- 【主办单位】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北京林业大学边坡绿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