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冷藏绵羊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继代培养及冷冻保存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随着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完善,皮肤成纤维细胞必将作为核供体被广泛应用。为了探讨哺乳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死亡一定时间后其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的可能性,从幼龄绵羊耳廓采集皮肤,在4℃条件下用mPBS液分别保存0 h(对照组)、24h、48h和72h后,用含有谷氨酰胺和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和继代培养。此外,当各处理组在经原代培养达到100%汇合时, 以DMSO为冷动保护剂,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冷冻-解冻后进行传代培养。其结果:(1)在4℃条件下保存0 h、24h、48h和72h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后到达100%汇合时间分别为8d、9d、14d 和15d;(2)与对照组第1-4代培养时的100%汇合时间(均为4d)相比,虽然其它保存组的第1- 3代培养后达到100%汇合的时间滞后(为5-8d),但是,经4代培养后,100%的回合时间(4d) 与对照组无差异;(3)对于冷冻-解冻的原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虽然在第1代各组间100%汇合时间不同步(11-13d),但是经第2代培养4d后均达到100%回合。上述结果表明,当绵羊死亡后立即采取其耳廓皮肤并用mPBS液在4℃条件下保存24-72h,经原代-传代培养(4代)或经原代- -冷冻-复苏培养-传代培养后,其成纤维细胞可恢复至具有新鲜耳廓成纤维细胞的传代能力。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325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6-08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S826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