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葡萄病毒A的致病性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周宗山M.Dell’OrcoP.SaldarelliA.CastellanoC.TurturoA.MinafraG.P.Martelli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意大利巴里大学植物保护和微生物应用系意大利CNR植物病毒研究所巴里分部

【摘要】 葡萄病毒 A(GVA)是葡萄病毒属(Vitivirus)的代表成员,引起葡萄克勃茎沟病(Kobe Stem Grooving,KSG),是造成重要经济损失的葡萄主要病毒之一。GVA 的核酸为单链正义 RNA[(+)ssRNA],包含5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 ORF1、ORF3和 ORF4分别编码 RdRp、 MP 和 CP 蛋白,但编码19kDa 和10kDa 蛋白的 ORF2和 ORF5的功能长期内没有得到验证。2003 年以色列的实验人员完成 GVA 的完整序列克隆并构建了包含 GVA 全序列的 pGVA 质粒,通过对 pGVA 质粒中 GVA 的5个开放阅读框分别诱导变异并对 N.benthamiana 接种研究发现,ORF5的变异没有改变侵染位点细胞或原生质体中 GVA 其它 ORFs 的扩增,但却阻断了 GVA 在 N.benthamiana 烟草上的系统侵染性并导致症状的缺失,据此推断 ORF5应为 GVA 的致病因子。为了确证 GVA ORF5的致病性,我们采用让 ORF5直接表达而非变异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将 ORF5完整克隆到 PVX 质粒 pP2C2S 以构建质粒 PVX-ORF5,转录后获得的 PVX-ORF5 mRNA 通过摩擦接种转到 N.benthamiana 烟草幼嫩叶片,在 PVX CP 基因调控子的调控下 ORF5得到充分表达,并引起与 GVA 侵染相同的症状。在接种后6~8天时,接种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系统症状随后发展很快,稍老叶片表现为脉黄,与 PVX 侵染的植株相比植株明显矮化,幼嫩叶片皱缩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严重坏死,有时甚至出现在叶柄和茎上,叶柄和茎的坏死状况从来没有出现在 GVA 侵染的植株上,这可能是由于 PVX 的强烈表达所导致。反观 PVX 侵染的植株,摩擦接种叶片只出现黄化斑点,系统症状仅为严重的花叶,植株并不矮化。通过变异诱导在 ORF5序列的起始阶段构建终止密码子,获得了非翻译性的 PVX-ORF5mut,它的侵染只引起和 PVX 侵染一样的症状。通过上述研究确证了 GVA 病毒的 ORF5为该病毒的致病因子,其致病性是该因子编码的 p10蛋白直接作用的结果,与 GVA 其他因子的扩增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葡萄病毒 A致病性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7-08
  • 【会议地点】中国陕西杨凌
  • 【分类号】S436.631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