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NF-κB在幼兔机械通气和内毒素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谢利娟朱晓东沈艺朱建幸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NF-κB在幼兔机械通气、内毒素及机械通气复合内毒素肺损伤中的各自作用特点。方法60只普通级幼兔随机等分为4组,(1)对照组(NMV):未进行机械通气,n=15; (2)大潮气量组(LVMV).潮气量(VT)=24ml/kg,n=15;(3)内毒素组(ENMV).气管内滴入内毒素(LPS,O111:B4)0.1mg/kg,n=15;(4)复合损伤组(EMV):气管内滴入LPS0.1mg/kg, 然后进行机械通气,VT=24ml/kg,n=15。时相点为持续通气时2h、4h和6h。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各时相肺组织核蛋白提取物中NF-κB活性,Westem Blot法测定肺组织IκBa 含量,同时应用RT-PCR和ELISA法观察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IL-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 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NF-κB活性在NMV较低,ENMV致伤后2h NF-κB活性达最高, 而LVMV通气4hNF-κB活性达高峰,说明内毒素比机械通气能更早引起NF-κB活性的改变:EMV 伤后各时相点NF-κB活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IκBα含量在NMV较高,在ENMV 致伤后2hIκBα含量已显著降低,伤后4h其含量最低:在LVMV通气2hIκBα含量已开始降低, 并在伤后6h降低至最低,ENMV出现显著下降的时间早于LVMV;EMV在通气后2h、4h和6h的IκBα含量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在NMV较低, 在ENMV和EMV肺组织伤后2hTNF-αmRNA和蛋白含量达到峰值;而LVMV在通气4h达高峰。IL-8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在ENMV和EMV损伤后4h达最高,而LVMV则在伤后6h,EMV伤后2h、4h和6h TNF-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与P<0.01),而伤后4h和6h IL-8mRNA表达和蛋白含餐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与P<0.01)。结论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使NF-κB活化,启动致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肺损伤。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先后作用于机体对NF-κB的活化可能有相互反应后效应的加强,加重肺损伤。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5-09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R36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