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最新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皋岚湘丁华野

【机构】 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

【摘要】 绝大多数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单独依靠HE染色切片即可确定。然而许多良性和肿瘤性的病变,由于组织结构复杂、形态变异和表现互相重叠,常引起诊断问题。应用免疫组化对这些组织现象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方面;(1)验证是否有基质浸润:依靠肌上皮标记物,包括SMA、MSA、SMMHC、Calponin、p63、CD10等。在肿瘤周围没有显示出肌上皮层时支持基质浸润的诊断。建议使用二种不同的标记物,P63和SMMHC是很好的互补抗体。(2)区分导管和小叶性肿瘤: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的治疗方案相当不同。建议联合使用抗体34βE12和E-cadherin,导管原位癌E-cadherin染色阳性和34βE12染色阴性或减弱,而小叶原位癌E-cadherin阴性和34βE12阳性。(3)鉴别普通导管增生和导管原位癌:导管增生明显表达34β12和CK5/6,而在导管原位癌组织中34βl2和CD5/6染色大部分为阴性。(4)证明各种转移性腺癌:主要与肺癌(TTF-1阳性)、卵巢(WT-1阳性)、胃癌(CK20阳性)和恶性黑色素瘤(HMB45阳性)鉴别,乳腺癌一般表达GCDFP-15和CK7,常表达ER和PR。(5)评估前哨淋巴结:常用广谱CK检查微小转移灶,但网织细胞和少量浆细胞及组织细胞也可表达CK,应引起注意。总之,免疫组化能解决许多乳腺病理中的常见问题。它的成功应用要依靠了解这些抗体的确切作用,以及了解这些抗体的局限性。由于乳腺病理的复杂性,所以,要注意免疫组化阳性和阴性细胞的形态特征、注重与组织形态联系将有助于避免许多因染色问题而引起的陷阱。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5-04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宜昌
  • 【分类号】R446.8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