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振涛韩丽华尚东丽朱明军陈瑞珍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

【摘要】 目的:病毒性心肌炎(VCM)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之一,好发于青少年,近年有增多的趋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可痊愈,但部分患者可进入慢性期,导致病情缠绵难愈,大约有12.5%的患者可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而预后不良。研究表明,心肌间质纤维增生是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的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阻逆心肌纤维化是防止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的重要措施。本实验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胶原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心肌康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30天后,处死动物观察心肌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RT-PCR检测4组小鼠心肌内Ⅰ型胶原mRNA统计结果:①VMC组Ⅰ、m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②与VMC组比较,氯沙坦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心肌康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亦显著下降(P<0.01)。②心肌康组与氯沙坦组比较Ⅰ型胶原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RT-PCR检测4组小鼠心肌内Ⅲ型胶原mRNA统计结果见表(略)。结果显示①与VMC组比较,氯沙坦组Ⅲ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心肌康组m型胶原mRNA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②心肌康组与氯沙坦组比较Ⅲ型胶原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从以上结果可看出心肌康组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VMC模型组明显减少,与氯沙坦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MC组小鼠心肌组织内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说明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的形成与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有密切的关系。心肌康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显著减少,说明心肌康具有抑制VMC慢性期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作用,且疗效与氯沙坦疗效相当(P>0.05)。心肌康直接抑制VMC慢性期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而具有逆转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这应是其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子机制之一。

  • 【会议录名称】 全国中药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中药研究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3-11
  • 【会议地点】中国南昌
  • 【分类号】R285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