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芦荟致面部接触性皮炎20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鲁元刚赵莉蓉伍津津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皮肤科

【摘要】 随着人们对绿色护肤品——芦荟的日益接受,由其引起的过敏性面部皮炎也日益增多,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我科门诊于2002年2月~11月共诊治了20例因使用芦荟及其相关产品导致的面部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为面部肿胀,境界清楚的红斑及针尖大小密集丘疹、水疱,严重时可见糜烂、渗出和结痂,常伴有显著的烧灼感或胀痛感。全部病例予以口服抗过敏治疗及局部3%硼酸溶液持续冷湿敷,治疗1周后痊愈。面部接触性皮炎,多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获得性的、对多种物质过敏所致的炎症反应,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生于面部的接触性皮炎常与化妆品、花粉及挥发性气体有关。芦荟,又名卢会,属于百合科植物,我国南方栽培的多为其中的斑纹芦荟。随着人们对绿色天然产品的追求,芦荟液汁常常应用于日常美容和化妆品的生产中。由于芦荟叶中所含有的芦荟苦素(Aloesin)及苦味糖甙——芦荟宁(Aloenin),均属于蒽醌类衍生物,具有光敏感性,对皮肤有一定的致敏作用,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 【会议录名称】 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3-04
  • 【会议地点】中国杭州
  • 【分类号】R758.2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