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IL—6及IL—8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观察26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及22例常规治疗的AM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2天、5天、7天、14天血清sICAM—1、sVCAM—1、IL—6、IL—8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间sICAM—1、sVCAM—1、IL—6、IL—8无差异,治疗后各指标变化趋势相似,但溶栓组sVCAM—1在治疗后第5、7、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sICAM-1在第5天、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6在治疗后第1、2、7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8在治疗后第1、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sICAM—1、sVCAM—1、IL—6、IL—8均可作为溶栓监测指标,其动态改变及作用影响AMI的发生、发展变化。溶栓治疗可减轻AMI的病理损伤,缩短病程。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2-12
- 【会议地点】中国河北石家庄
- 【分类号】R542.22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