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的研究现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黄丹张占卿

【通讯作者】 张占卿;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胆内科

【摘要】 <正>虽然有可及的预防性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全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约为3.9%,其中我国约为6.1%[1]。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和肝脏恶性肿瘤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不良结局[2]。从临床视角,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依次经历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非显著肝炎活动(NSHA)和显著肝炎活动(SHA)以及HBeAg阴性NSHA和SHA[3]。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ESC)是HBeAg阳性SHA走向HBeAg阴性NSHA标志性事件,预示慢性HBV感染患者可能实现长期肝脏坏死性炎症缓解和纤维化逆转。超过半数的抗病毒裸治患者在40岁之前可获得自发性ESC[4]

【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院内课题(No.KY-GW-2023-30)
  • 【文献出处】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 , 编辑部邮箱 ,2024年05期
  • 【分类号】R512.62
  • 【下载频次】7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