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石榴石Lu-Hf年代学及其在大别造山带研究中的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高Lu/Hf比的石榴石可以用于构筑高精度的Lu-Hf等时线,因而石榴石Lu-Hf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岩石的定年研究中.特别是在造山带研究中,石榴石Lu-Hf法揭示了许多其他定年体系所不能揭示的信息.但是由于石榴石生长历史复杂,影响石榴石Lu-Hf定年结果的因素多样,合理解释石榴石Lu-Hf年龄指示的地质意义成为石榴石Lu-Hf年代学研究的难点.这些因素包括石榴石成核和生长模式、包体、子体同位素不平衡、石榴石生长历史和人为因素等.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以大别造山带为例介绍了石榴石Lu-Hf年代学在碰撞造山带研究中的进展.对大别造山带东部高压和超高压陆壳属性的榴辉岩进行了Lu-Hf年代学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到华北和扬子在大别地区发生陆-陆碰撞的最晚时间约240 Ma.西大别洋壳属性的榴辉约260 Ma的Lu-Hf年龄指示大别地区较大规模的洋壳俯冲应结束于约260 Ma,该区部分榴辉岩很可能经历了两期高压变质事件.桐柏地区陆壳属性的榴辉岩约256 Ma的Lu-Hf年龄表明华北和扬子在桐柏地区发生陆-陆碰撞的时间早于大别地区.

【关键词】 年代学Lu-Hf榴辉岩石榴石大别洋壳超高压俯冲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825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2013年23期
  • 【分类号】P597.3
  • 【被引频次】8
  • 【下载频次】590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