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建军李志民赵淑芳方洁温丽荣

【机构】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摘要】 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快速发展,使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治疗中的地位受到轻视,但是药物溶栓治疗具有简便、经济、易操作及普遍的特点,且新型溶栓药物大大改进了溶栓的开通率和安全性,瑞替普酶(派通欣)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变异体,属第3代溶栓性药物,血浆半衰期较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明显延长,可以方便地间隔30min2次静脉注射给药[1]。我国尚无瑞替普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瑞替普酶(r-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1对象与方法1.1对象:60例病例符合溶栓条件[2]:①胸痛持续≥30min;心电图ST段在2个或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

  • 【文献出处】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Shanxi Medic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3期
  • 【分类号】R542.22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39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