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36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多数认为是胎儿胎位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使头颈部姿态异常而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液循环、致肌缺血、萎缩、发育不良、挛缩引起斜颈,不正常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伤或产钳挤压或牵引而受伤出血,血肿机化挛缩因而形成斜颈[1]。笔者采用小针刀结合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均为我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的门诊患儿。男19例,女17例,年龄5~10岁,平均7·5岁。均为出生后发病。对5岁以下患儿及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或年龄较大合并有患侧周围组织短缩较重的患儿,不适合小针刀治疗范围。1·2治疗方法患儿

【关键词】 小针刀手法配合斜颈
  • 【文献出处】 淮海医药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06期
  • 【分类号】R274.9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120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