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量化评估对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预后判定的意义
【摘要】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植物状态患者神经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38例,在入院早期行头颅CT,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后评估预后,再复查上述各项检查。结果①38例头颅CT,MRI均显示异常,18例大脑半球呈广泛性软化,脑干软化5例,小脑软化3例。脑积水18例,交通性脑积水11例,梗阻性脑积水7例,15例有不同程度脑膨出。11例有脑萎缩和脱髓鞘改变。②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38例大脑半球损伤区脑血流灌注均呈弥漫性减低。③脑电图:表现为δ波31例,δ,θ波7例。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38例均表现为N13~N20的中枢传导时间延长和N20波幅降低。⑤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内动脉血流减慢32例,椎基动脉减慢4例,2例正常。⑥预后:植物状态20例,各项复查均无改善;初步脱离植物状态8例和脱离植物状态10例,各项复查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持续性植物状态时神经影像学可反映脑损伤部位和程度,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有助于判别损伤范围、血运和功能状态,辅以其他检查其治疗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持续植物人状态;
预后;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文献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05年45期
- 【分类号】R741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