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已成为世界性疾病 ,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仅就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1 中医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中医对OP的认识始于《内经》 :“五八 ,肾气衰 ,发堕齿槁 ;…… ;七八 ,…… ,肾脏衰 ,形体皆极 ;……。”(《素问·上古天真论》) ,“肾气热 ,则腰脊不能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痿”(《素问·痿论》)。 80年代末期编写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开始沿用现代医学的病名“骨质疏松”〔1〕。从OP发病和临床表现分析 ,本病属中医“痹证”、“骨痹”、“骨痿”等病证范畴。近 10余年来 ,国内对肾虚和

  • 【文献出处】 中医正骨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3年05期
  • 【分类号】R259.8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128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