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巯甲丙脯酸与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Comparative effects of tensiomin and 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 on the serum sulfydryl and anticopper of the patients with Wilson’s disease.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晓平杨任民林祥宏吴君霞程楠陈志武

【Author】 WANG Xiaoping, YANG Renmin, LIN Xianghong, WU Junxia, CHENG Nan, CHEN Zhiwu.School of Life Science, USTC, Hefei 230026, China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 230026合肥

【摘要】 <正>我们使用巯甲丙脯酸(TSM)与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治疗肝豆状核变性(WD),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8例WD患者,年龄14~20岁,男18例,女10例。临床症状及铜代谢检查均符合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患者均于治疗前二周停服任何药物。A组口服TSM,按每日1mg/kg,分3次,成人不超过25mg每日3次;B组DMPS按每日20mg/kg,稀释后静脉

【基金】 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98JL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807)
  • 【文献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2年05期
  • 【分类号】R742.4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09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