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创造性是实践的本质特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延浦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教授

【摘要】 <正>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其原生意义上,是以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为基础,用实践的观点去认识世界,考察社会,分析历史,洞析哲学发展中纷繁复杂的智慧之谜,从而为正确理解现实的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因此,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和灵魂。循着这样的思路,当我们深入考察这一科学世界观的时候,不能不特别关注作为这一理论大厦支撑点的实践,与此相关的关键点则是研究和探讨关于实践的本质特征。搞清楚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深入地理解实践,进而展开其包容的丰富内容和蕴涵的价值真谛。所谓"本质特征",是指事物内在具有的,并与其它事物在整体上严格区分开来的最基本、最一般的特征。关于实践本质特征的探讨很早就引起哲学界的关注,各种观点众说纷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观点。它一般将实践的特征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实践是客观的活动,即客观性;(2)实践是能动的活动,即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即社会历史性。

  • 【文献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1期
  • 【分类号】B023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59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