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洞庭湖区减灾避灾种植制度的调整思路及模式初探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洞庭湖平原区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7—8月,以夏涝为主,秋涝只占涝年的10%—25%。从我省境内四水年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看,湘水和资水为5—6月,沅、澧水为6—7月,长江来洪多为7—8月,加上6—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所以7月、8月的洪涝灾害分别占全年的70%和90%。为了避开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研究开发减灾避灾种植制度,合理布局农作物,是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1 稻田建立“稳粮、扩饲、高产、增效、持续”为主要内容的减灾避灾种植制度根据洞庭湖平原种植业生产中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洪涝灾害发生的时期,按照种植业内部作物产品的

  • 【文献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HUNAN NONGYE KEXUE , 编辑部邮箱 ,1999年05期
  • 【分类号】F326.1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49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