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脱毒甘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臧玉琦赵红范泽民吴涛朱玉灵

【机构】 阜阳市农科所!阜阳236000

【摘要】 甘薯是我国第四大种植作物,面积达667万公顷,安徽省有70多万公顷,其中谁北近54万公顷,在农业生产上举足轻重。由于是无性繁殖,易受病毒病的浸染。我国50年代即首次报道了甘薯的病毒病。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等在甘薯上积累产生病变,丧失良种种性而导致减产。70年代,日本、韩国等利用甘薯茎尖组织培养出茎尖脱毒苗。80年代我国湖南、广东、江苏、台湾等地也先后开展甘薯高体培养,获得脱毒苗小面积试种,增产效果良好。1988年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等相继大力开展甘薯病毒病种类,发病规律、危害、茎尘脱毒、增产效益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1996年山东

  • 【文献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AU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1997年02期
  • 【分类号】S531
  • 【下载频次】15
节点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