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善贴“标签”──谈评语的育人效应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招募了一批行为不良的人到前线打仗,由于这些人不听指挥,当局请来心理学家帮助管理他们。心理学家让他们每人每月都给家里的亲人写一封信.内容是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听指挥和立战功。信由心理学家拟好让他们照抄。半年之后,他们竟一个个都变了样,像信中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勇敢”、“立战功”等标签的暗示作用。心理学家把这种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容易导致此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贴标鉴效应”。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教育爱”,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的行为,尤其错误行为给子真诚的理解,而后通过周记、作业
- 【文献出处】 石油教育 ,Petroleum Education , 编辑部邮箱 ,1996年11期
- 【分类号】G44
- 【下载频次】62